金融号
  • 金融头条
  • 金融监管
  • 金融智库
  • 财经
  • 银行
  • 中小银行
  • 金融办
  • 曝光台
  • 文化

金融APP

登录 / 注册
退出登录
中国金融网络领袖
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
  • 首页
  • 焦点 · 分析
  • 央行
  • 金管总局
  • 证监会
  • 大型银行
  • 股份制银行
  • 金融处罚
  • 城商行
  • 农商行
  • 村镇银行
  • 金融科技
  • 金融研究

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反洗钱,一场需要全面参与的金融 “保卫战”

来源: 中国金融网  2025-08-12 09:08:59

关注金融网
  • 微博
  • QQ
  • 微信
  • 6.jpg


    中国金融网 | 汗青  中国金融网版权图片


    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《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这一举措再度将反洗钱话题推向公众视野,也让我们深刻意识到,反洗钱是一场需要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以及公众全面参与的金融 “保卫战”。

    政策迭代:构建严密反洗钱法网

    从政策层面来看,我国反洗钱政策体系正持续优化。2025年1月1日新修订的《反洗钱法》正式施行,为反洗钱工作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律基础。而此次《办法》的发布,是对《反洗钱法》相关规定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。

    与2022年版监管规则相比,《办法》有诸多显著变化。其中,取消个人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 “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” 的硬性要求,尤为引人关注。这并非是反洗钱监管的放松,而是监管模式向 “风险为本” 的转变。监管部门通过对风险的精准识别与分类,简化低风险业务流程,提升客户体验与金融服务效率;同时,强化对高风险客户及交易的审查,将监管资源集中于真正需要关注的领域,实现监管效能的最大化。

    在《办法》出台前,监管部门已针对细分领域密集出台反洗钱规则。8月1日起,《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》正式生效,规范该领域相关工作。更早之前,中国人民银行就《关于落实〈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〉有关事项的通知》《社会组织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(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)》等公开征求意见。这些政策的密集出台,构建起了覆盖金融、贵金属、社会组织等多领域的网格化防控布局,各政策之间相互衔接、协同发力,形成了严密的反洗钱法网。

    金融机构:筑牢反洗钱第一道防线

    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处于前沿阵地,肩负着重要使命。《办法》围绕金融领域客户尽职调查流程、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、受益所有人识别等方面,提出多项细化要求,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。

    以银行为例,在办理为客户提供现金汇款、现钞兑换、票据兑付、实物贵金属买卖、销售金融产品等一次性金融服务,交易金额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时,应当开展客户尽职调查,并登记客户身份基本信息,留存相关证件复印件。非银行支付机构在以开立支付账户等方式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,以及向客户出售记名预付卡或者一次性出售不记名预付卡人民币 1 万元以上等情形下,也需履行相应的尽职调查义务。

    这一系列规定促使金融机构从 “被动合规” 转向 “主动风控”。一方面,金融机构需构建科学合理的客户风险分级体系,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,对客户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,精准识别高风险客户,并对其实施强化尽职调查;另一方面,借助技术优化低风险客户的服务流程,在保障合规的前提下,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。虽然短期内,金融机构可能面临合规成本上升的压力,包括系统升级、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,但从长期来看,标准化、精细化的反洗钱操作流程将有助于降低操作误差,提升风险识别的精准度,增强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,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。

    全面参与:形成反洗钱强大合力

    反洗钱工作绝非仅靠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就能完成,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。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,应树立反洗钱意识,在日常经营中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规定。特别是涉及跨境交易、大额资金往来的企业,更要加强对交易对手的背景调查,确保交易的合法性与合规性,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洗钱活动。

    公众同样是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力量。公众在办理金融业务时,应积极配合金融机构进行客户尽职调查,提供真实、准确的身份信息及交易背景资料。同时,要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,警惕各类洗钱陷阱。例如,不随意出租、出借自己的银行账户、支付账户,避免为他人洗钱行为提供便利;对一些不明来源的高额报酬 “兼职” 工作,如协助转移资金等,要坚决拒绝,因为这些很可能涉及洗钱违法活动。

    反洗钱是一场关乎金融安全、社会稳定的 “保卫战”。通过政策的不断完善、金融机构的严格执行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,我们能够有效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,维护金融秩序,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公众利益,共同营造一个安全、透明、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。


    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下载 中国金融网APP 查看

    相关新闻
    • 反洗钱监管加码 第三方支付频收大额罚单

      2020年05月22日10时04分
    • 坐在办公室窗前,迎接一场大雨的到来!

      2025年07月28日21时59分
    • 统计局发言人回应恒大集团相关问题: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还需要观察

      2021年09月15日15时08分
    • 反内卷,金融机构必须打赢的内部管理消耗战

      2025年07月24日06时59分
    • 大额罚单敲响金融业反洗钱警钟

      2021年04月27日09时33分
    • “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”系列新闻发布会(第四场)文字实录

      2020年11月20日10时55分
    友情链接
    • 银行网
    • 中国金融网
    • 金融号
    • 微摄
    • 国家摄影
    • 简介
    • 投稿启示
    • 隐私保护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广告服务
    • 友情链接
    • 品牌联盟
    • 编辑部:zjw@financeun.com
    • 媒体合作:774353721@qq.com
    • 机构合作部:1760607283@qq.com

    京ICP备07028173号 -1

   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

    经营许可证编号:京B2-20200983

    Copyright © 2002-2024 financeu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版权所有:中金网投(北京)资产管理有限公司 资产控股: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底部结束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